• 评论
交通运输版“征信”上线,北京开启三大行业信用评价工作

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12月9日,市交通委组织召开了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信用评价指标和系统培训宣贯会。会上明确,北京将在道路客运、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三个行业开展交通信用评价工作,这标志着我市正式开启交通运输领域信用评价工作。

图片来源:北京市交通委官网

据初步统计,三个行业的信用评价所覆盖的主体将超过4千多家企业、1万7千多部车辆、8千多名从业人员。

目前,道路货运、共享单车等行业领域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正在建设中,预计于今年年底发布。后续,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信用评价将实现涉及所有行业领域和所有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道路客运、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三个行业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信用评价周期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每个评价周期初始分值为800分,加分范围是150分,其中通用指标50分,行业指标100分;减分范围是450分,其中通用指标100分,行业指标350分。根据最终得分区间,划分为优(A+)良(A)中(B)差(C)四个等级。

管理部门将依据信用评价结果,对评价对象实施差异化监管。

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将依据信用评价结果,对评价对象实施差异化监管。

对信用评价等级为A+级的评价对象,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评优评先、选择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实施“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

对被列入严重失信名单、重点关注名单和违诺名单的评价对象,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将依法依规限制其享受简化程序等便利措施,限制其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评优评先项目等。

交通信用评价中获得严重失信的对象将被曝光

据悉,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及应用将作为必要环节嵌入监管检查、行政审批、招标投标等流程。同时,建立与北京市其他部门及京津冀交通运输行业的监管及应用联动,不断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促进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