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小米SU7又出事故:智能驾驶宣传过度,新能源车企该踩刹车吗?

小米SU7事故频发引发安全讨论:电动车起火率真的比燃油车高吗?

近日,小米SU7接连发生两起严重交通事故引发广泛关注。继3月29日安徽铜陵事故后,4月5日广东湛江又发生一起SU7与电动车相撞事故,造成两人死亡并导致车辆起火。小米官方回应称,事故车辆当时处于手动驾驶模式。

关于电动车安全性的讨论持续升温。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为万分之0.49,2020年降至万分之0.26,明显低于传统燃油车万分之1到万分之2的火灾事故率。不过专家指出,这种对比需要考虑新能源车普遍车龄较短而燃油车平均车龄达6年以上的客观差异。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明高近期调研显示,目前已有78%的整车和电池企业掌握了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的关键技术。2020年颁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明确规定,电池系统在热失控后需保证5分钟内不起火爆炸,为乘员留出逃生时间。

在自动驾驶领域,车企营销用语引发争议。"0接管"、"遥遥领先"等宣传话术可能误导消费者对辅助驾驶功能的认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尚未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辆上市,所有在售车型均为L2级辅助驾驶系统。部分车企采用"L2+"等表述来突出产品优势。

回顾航空发展史,协和式客机在2000年发生空难后最终退出市场,这一案例警示我们:产业跨越式发展往往伴随着风险。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工信部已于2025年2月出台新规,明确禁止车企在营销中混淆自动驾驶概念。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