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特斯拉业绩滑坡,马斯克紧急回归力挽狂澜

特斯拉遭遇"至暗时刻"?一季度财报引发市场震动

4月22日凌晨,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正式出炉。数据显示,公司总营收为193.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9%;净利润仅为4.09亿美元,同比暴跌71%。值得注意的是,若非通过出售碳排放信用额度获得5.95亿美元收入,特斯拉本季度将出现亏损。这一业绩公布后,资本市场反应强烈,4月23日收盘时股价意外大涨5%。

核心汽车业务表现令人担忧。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33.7万辆,同比下降13%。汽车业务总收入142亿美元,扣除碳排放信用和租赁收入后,实际汽车销售收入仅129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至16.3%,较去年同期减少1.1个百分点。

在黯淡的财报中,能源业务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该业务营收达27.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67%;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26.38亿美元,同比增长15%。然而这些增长仍难以弥补汽车业务下滑带来的缺口。

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对特斯拉造成双重打击。作为全球储能系统领导者,特斯拉2023年以72.4GWh的出货量超越比亚迪。但中美互相加征超过100%的关税后,从中国采购电池已无成本优势。上海工厂原本比美国工厂低30%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

电动车业务同样受到波及。美国工厂现有车型中15%的零部件仍需进口,而Cybercab和Semi Truck项目因关税问题已暂停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可能导致新车上市推迟。

关于备受期待的经济型车型,特斯拉确认将在2025年上半年如期发布Model 2.5,但坦承产能爬坡可能慢于预期。业内分析认为,在当前关税环境下,如何实现中国制造经济车型的出口盈利,将是特斯拉面临的重要课题。

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将减少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时间,更多投入特斯拉事务。他特别强调将就关税问题与特朗普政府沟通,并积极推进FSD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市场的落地。针对数据跨境难题,特斯拉计划采用"混合专家模型"的本地化解决方案。

展望2025年,特斯拉在全球主要市场都面临挑战:中国市场价格战持续,美国可能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欧洲放宽碳排放标准。这些因素都给特斯拉的未来发展蒙上阴影。不过马斯克仍坚持认为,公司在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将创造惊人价值。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