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吉利发布Flyme Auto 2智能座舱系统 银河M9/领克10 EM-P将率先搭载

吉利汽车发布新一代智能座舱系统Flyme Auto 2及AI助手Eva

8月20日,吉利汽车正式推出全新升级的Flyme Auto 2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并同步发布具备拟人化交互能力的AI助手"Eva"。新系统突破传统功能框架,将"情感理解"与"出行陪伴"作为核心突破方向,通过多模态交互技术实现从"人找功能"到"服务主动适配人"的体验升级。据了解,该系统将率先搭载于银河M9和领克10 EM-P两款新车型,现有用户也可通过后续OTA升级获得新功能。吉利汽车同时宣布,未来将全面停止非AI座舱系统的研发。

在功能层面,Flyme Auto 2展现出更人性化的交互特质。系统可依据场景需求生成富有情感温度的语音回应,既能热情互动也可轻声细语。其拟人化记忆能力尤为突出——若用户曾选择环境优质的餐厅,系统会智能优先推荐同类选择。此外,系统还具备盲区可视化提醒、智能行程规划、精准车辆指令理解、后排儿童看护及自由对话式导航等创新功能,这些均是吉利5层AI技术架构的具体落地体现。

全新AI助手"Eva"基于吉利星睿AI大模型、阶跃星辰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及流动记忆大模型深度融合开发,被设计为座舱的"智能管家"。其在准确理解指令的基础上,展现出超前预判和深度理解用户习惯的能力。

支撑系统实现"拟人化思考"的是云端与车端协同的双脑算力体系。据官方数据显示,吉利星睿中心2.0云端算力已达23.5 EFLOPS,位居国内车企算力榜首。自研的星睿AI大模型体系与阶跃多模态大模型已完成深度融合,积累包括10T token训练数据和40B汽车垂直领域数据。车端则搭载行业首发的AI Box,具备200TOPS的NPU算力和200GB/s独占内存带宽。

原生软件生态作为AI座舱的"神经网络",推动系统架构从传统应用为核心转向以智能体生态为核心。这种转变使"思考能力"与"执行能力"深度融合,令座舱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服务。例如用户仅需表达"想去某处并听某种音乐",系统便会自动调用惯用的导航及音乐应用。

从今年3月发布的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到6月问世的AI云动力2.0,再到8月初首发的AI数字底盘,吉利汽车正持续深化"AI造车"战略转型。Flyme Auto 2与Eva的推出,标志着"一个吉利,一个座舱"理念的实质性落地。通过"AI训练AI、AI考核AI"的技术路径,智能座舱正持续进化其智慧服务水平。市场对此的反馈,将由未来新车销量给出最终答案。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