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4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在重庆科学会堂举行。本届活动聚焦行业前沿技术,搭建全球合作平台,推动汽车科技协同创新。
在人工智能主论坛环节,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李传海围绕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议题发表专题演讲。他指出,汽车正从传统交通工具向具备感知、思考与进化能力的智慧出行体转变,行业需围绕驾驶、座舱与底盘三大领域展开系统性重构。
在驾驶领域,重构体现为从规则编程向环境认知的思维转型。李传海表示:“关键在于让车辆真正学会‘理解’世界,实现语义级环境认知与因果推理。”他提出两项技术重点:一是通过基础模型架构提升机器的场景理解与自主推理能力,二是推动硬件配置向算力效率与数据价值挖掘转型,构建端云协同的算力网络与高质量数据闭环。
针对座舱领域,他指出核心在于从功能叠加转向场景服务,重塑人车关系。随着驾驶任务逐步自动化,座舱价值转向人性化服务,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交互层面实现从指令响应到情感感知的跨越;架构层面通过模型优化实现云端级性能;生态层面推动多终端服务流转,拓展个性化后市场服务模式。

在底盘与动力系统领域,李传海强调需构建运动控制大脑,实现机械执行向主动控制的升级。他提出:“底盘正从机械结构进化为整车运动控制核心,通过与动力系统的毫秒级响应闭环,实现整车动态与能量流一体化控制。”正在研发的VMC系统正是基于实时路况与驾驶意图进行智能控制的实践。
在总结中,李传海特别强调安全是所有技术创新的基石,涉及数据隐私、模型可靠性与动态安全等多维度。他表示:“技术越先进越要回归用户价值,再前沿的技术也需通过可靠制造转化为安全产品。”他呼吁行业坚持开放协同,共同推进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建设。
本次论坛汇聚了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就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者认为,汽车产业正面临系统性技术融合的关键阶段,需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