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小米姚定:CTB电池包目标成为“全能战士”

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于10月21日至24日在重庆科学会堂举行。本届活动聚焦行业前沿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构建,推动全球汽车科技创新发展。

在10月24日举行的新能源汽车主论坛上,小米汽车电池系统负责人姚定围绕《CTB电池包的开发技术和未来的趋势》发表专题演讲。他表示,小米汽车已推出SU7、YU7及Ultra三款车型,累计交付量突破40万辆。

姚定指出,当前电池系统需满足续航、充电、安全、重量及乘坐舒适性等多元化需求,这些性能指标既相互关联又存在制约关系。在开发过程中,小米确立了三个核心方向:提升能量密度、强化安全防护、优化充放电性能。

在技术层面,CTB电池包将传统车身地板与座椅横梁整合设计,使整车高度降低17毫米,有效改善风阻系数并提升座舱空间利用率。通过架构优化,SU7车型集成效率提升77.8%,YU7提升80%。该平台兼容方壳与刀片电池,采用120毫米包体高度设计,最高可搭载150度电池,实现1200公里续航里程。

安全性能方面,姚定强调采用一体化设计理念,SU7整车扭转刚度达50000Nm/度,其中CTB电池包与框架贡献度超63%。电池顶部使用2000兆帕高强度钢,框架与车身门槛梁采用高强铝材组合,在碰撞场景中为乘员与电池系统提供全方位保护。

针对热安全防护,小米执行严于国标的热失控测试标准,在55度满电环境下实现电芯间5次热蔓延阻隔。方壳电池采用倒置卸压阀设计,确保极端情况下向下排气;刀片电池则在电芯间加装气凝胶隔热层。底部护板采用防弹涂层,抗刮擦能力较传统PVC材料提升十倍。

在性能优化方面,通过电芯与系统的软硬件协同,结合仿真与AI技术,有效改善低温环境下的功率输出与续航表现。针对纽北赛道极限工况,通过重构电池发热物理模型,在散热路径与传输面积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展望未来,小米将持续推进三大技术方向的迭代升级:通过提升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优化集成效率;强化结构防护与热安全管理,结合BMS算法与大数据增强预警能力;支持更高功率充放电,持续完善低温与赛道性能表现。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