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家电巨头跨界卖车,汽车价格战再添变数?

在家电卖场选购汽车?这已不再是天方夜谭。随着跨界企业纷纷布局汽车消费领域,零售业态正迎来全新变革。今年4月,国美在北京核心商圈开设的"汽车超市"正式营业,并计划在全国实现"百城千店"的布局。而近期,海尔集团也宣布进军汽车销售领域,引发行业关注。

回溯发展历程,汽车新零售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演变。2016年,新零售概念被正式提出,随即在汽车行业掀起热潮。2017年被视为"汽车新零售元年",随着《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实施,汽车品牌授权机制被打破,各类汽车超市和互联网购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年11月,专注于汽车交易的易鑫集团在港交所成功上市,获得559倍认购,成为行业焦点。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结束连续28年的增长态势,首次出现负增长。在车市下滑和资本寒冬的双重压力下,汽车新零售企业陷入困境。易鑫集团市值一度跌破百亿港元,其他同类企业也面临市值缩水、上市受阻等挑战。这一时期暴露出的问题包括:商业模式不清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5%、线下消费仍占主导地位,以及线上渠道难以获得主机厂优质资源。

疫情的出现加速了行业变革,推动汽车新零售进入2.0时代。在此期间,5G技术快速普及,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爆发式增长,车企和经销商开始通过线上直播为线下引流。同时,更多车企效仿新兴电动汽车品牌,在核心商圈开设直营店,既吸引客流又展示科技形象。这些举措帮助汽车市场逐步走出低谷。

当前,汽车新零售正迈向3.0阶段。商超店模式面临租金压力,2025年上半年超过半数的汽车经销商出现亏损。与此同时,下沉市场汽车消费需求旺盛,但受限于服务网络覆盖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具备新零售经验的外部企业看到了新的机遇。

行业环境的变化为跨界企业创造了条件。随着汽车向智能化终端演进,用户关注点从交通工具属性向智能终端属性转移,这恰好是家电和电商平台的优势领域。此外,汽车消费呈现年轻化趋势,2025年上半年三分之一的购车者年龄在30岁以下,线上购车意愿显著提升。数字化技术和AI的应用,也让用户画像精准度和服务便捷度得到大幅提升。

今年8月,海尔集团完成对某汽车服务平台的战略投资。11月3日,该平台正式推出汽车商城,携手15家主流汽车品牌打造数字购车新生态。该平台采用"天网+地网"模式:线上通过品牌旗舰店和直播等内容生态实现流量转化;线下依托3万家门店网络,重点覆盖下沉市场,构建服务闭环。

平台未来规划分三步推进:首先提升线上销售效率,实现从线索到订单的转化效率提升8倍;其次共建下沉渠道,挖掘市场潜力;最后通过销售数据反哺生产,以C2M模式帮助车企打造更符合用户需求的车型。该平台总裁表示:"此次战略升级的核心是让内容、交易、服务形成闭环,推动汽车消费实现多方共赢。"

当前汽车新零售的发展环境较以往更为成熟,行业格局或将迎来重大变革。在用户主导的时代,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始终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随着"11·11"购物节临近,该平台将推出专项购车活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购车选择。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