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零跑汽车电池“虚假宣传”何错之有?欣旺达却因此成了“大冤种”

近日据“1818黄金眼”报道,2021年4月,浙江宁波的一位黄姓车主,花费18.98万元,盲订了一台零跑纯电动汽车C11 610尊享版车型,等了1年多,终于提车了。

结果他很快发现“货不对板”,车辆的电池与最初销售宣传的不一致,电芯从“中航锂电”,变成了“欣旺达”,他无法接受,提出了换车或相应赔偿的要求。

针对这件事,笔者仔细研究了来龙去脉后,有如下几个观点——

首先,零跑汽车在早前的C11宣传材料中,确实提到了采用“中航锂电”的电芯,也因此获利,这是事实。但也确实说了“未来还会增加其他电芯供应商”,至于“未来”到底是多久,是哪一批次C11开始采用其他品牌电芯,就很灵活了。显然消费者和主机厂在这件事上,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但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零跑的话也确实是没毛病。

其次,笔者推断零跑虽然在宣传“中航锂电”身上捞到了好处,但最终采用了欣旺达电芯,也并不是有意为之,如今供应链紧张,真就缺货谁都没办法。有人会说,只要你出足够高的价格,怎么可能买不到中航锂电的电芯,还是你零跑蹭完人家热度,又图便宜买了欣旺达……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未免过于极端,合理的成本控制,是起码的生产要求,企业大多数是不可能因为一个宣传上没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就不计成本的兑现,太不现实。弃中航锂电,选欣旺达,笔者相信零跑是有自己苦衷的,如果最初真是为了“欺骗”消费者,那是不是应该宣传要用宁德时代呢?毕竟那样效果才会最好。所以,在所谓的虚假宣传上,零跑应该不是主观故意为之的,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客观无奈。

另外,消费者肯定是没错的,电池厂家不同,质量肯定会有差异,这无关乎谁好谁坏,起码的货不对板已成事实。所以无论换货,或者赔偿,在法律法规适用的范围内,都是合理的。而且从这个消费者案例中看,零跑确实因为“虚假宣传”获利,否则该消费者可能也不会购买零跑C11了。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零跑汽车应该是在无主观恶意的情况下,通过一次宣传获益,损害了个别消费者利益,做出相应赔偿并无不妥。但确实也没必要,或者说不应该给零跑就因此扣上“虚假宣传”,或者不诚信的大帽子,因为这件事与欧拉汽车“换芯门”还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而且,从这件事曝光以后,我们也能看到,无论是零跑个别工作人员,还是零跑汽车官方态度,都不存在推卸责任,否认事实的情况,也都在尽量合情合理的去解释与解决,还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这次“误会”中,欣旺达却无奈躺枪,成了“大冤种”,作为一家市值500多亿的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却被如此赤裸裸的鄙视,尤其是整个事件跟它没有半毛钱关系,属实委屈。这事情闹下来之后,不知道又有多少电动车主在查资料看:我的电池不会是欣旺达的吧?据说它“不咋地”,至少不如人家中航锂电的……想来欣旺达董事长王威,此时已经哭晕在办公室里。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柳丹燕,编辑:小编撰,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特别声明:本文仅授权与车评网签约联盟媒体转载,其他未经允许不得侵权使用。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