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和上海,不仅是中国的汽车城,还是汽车零部件基地,疫情停产不仅影响当地车企一汽和上汽,还有全国的车企。3月份销量数据还未发布,预计将同比大幅下滑30%以上,受停产冲击最严重的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将会腰斩。
对经销商而言,停产并不是最可怕的,毕竟疫情前库存高启,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降库存,回笼下资金。真正让经销商担心的是,消费信心的下降,买车需求的消失。毕竟中国车市,已经发展到换购为主体的阶段,首购比例已经低于30%。对于换购用户,汽车不再是刚需,受疫情影响,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更多人选择推迟换购,持有现金。
车评网小编走进北京的一家本田4S店,空荡荡的大厅,仅有一组用户,销售顾问也失去了以往的热情,懒懒散散。销售顾问张琦对小编表示:“这波疫情,对车市的影响甚至比2020年还要大,汽车消费市场亟需政策的刺激回暖”。
国家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4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以汽车、家电为重点,引导企业面向农村开展促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推进充电桩(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不过汽车消费需求最强劲的四大一线城市,尚没有限购政策大幅放松的迹象,“如果北京放开限购,至少有100万辆的增量”4S点销售顾问张琦憧憬的说到。
从数据看,销售顾问的说法似乎保守了,去年8月,北京第四次普通小客车摇号中签率为2622:1,新能源指标超过44万人排队申领,参与普通小客车摇号者已经超过300万人,足见北京汽车市场被压制的消费需求数量之庞大。
目前,北京每年仅发放12万个购车指标,包含6万个普通燃油车指标和6万个新能源汽车指标。未来是否会大幅提高购车指标数量,已成为经销商和市民的共同期盼。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潘帕斯,编辑:小编撰,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特别声明:本文仅授权与车评网签约联盟媒体转载,其他未经允许不得侵权使用。
2011年买的车,已经25万公里,不考虑换车了,代步工具而已。
2017年买的车(缤智),我打算将其开到报废才算,不考虚换车,车只是个代步工具,何况我单位领导只是开一辆甲壳虫而已
本来想上个月换车,疫情封了近一个月,刚刚解封七天,又封三天,然后本市各个县区都不能去。临近城市更是去不了。市里上下班有电动自行车就够了,还是凑合着开吧。不换了。
现在开着老车就好了,开到报废,直接新能源
摇号呀摇号,啥时候能摇上
放心,车市将步房市后尘!
依统计局发布为准
油价疯涨!到处不让去,还要车有啥用?钱越来越难挣!买车何用
需求终究的确会消失,目前看至少15年可以更新一轮,每年也有一部分
该买的都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