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智驱未来 共筑新程――2025泰达汽车论坛在津隆重举行

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2025年9月11日至14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顺利举行。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与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大会上作主旨报告。

本届论坛以“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为主题,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供特别支持。多家国内外行业组织共同参与协办,聚焦跨产业融合、内容提质、政企对话及前沿技术四大方向,通过高端对话、政策解析及技术展示等多形式活动,发布多项智库研究成果,为推动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

连茂君强调,天津市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智能科技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支持技术创新,并借助天津港、自贸区及保税区优势,通过滚装直航和中欧班列等通道,助力车企拓展“一带一路”及新兴国际市场。

安铁成针对行业现状,提出“十五五”期间汽车产业应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夯实智能网联基础、深化国际化合作,以塑造产业增效新格局。

欧阳明高指出,中国已迈入智能化电动车时代,电动汽车全面智能化将引发产业深刻变革。电力市场化改革、全固态电池和车网互动等关键技术突破,将为行业注入新动力。

论坛设置政策解读环节,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及国家数据局等部门代表,分别就机动车排放治理、汽车消费提振、产业与数据融合等议题进行权威阐释,并为“十五五”规划提出建议。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朱宏任、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等行业专家,围绕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推动消费升级与业态创新分享观点。

多家企业高层从战略、技术和市场等多角度,分享企业在研发创新、系统能力构建和全球化布局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思考。

本届论坛在六大方面实现全面升级:增强智库成果输出,共发布27项研究成果;优化组织架构,引入能源与人工智能等领域机构协同参与;完善政企对话机制,促进政策与产业互动;设立高端对话环节,聚焦“十五五”政策与愿景;深化前沿领域研讨,覆盖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等多领域;构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助力企业全球化发展。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论坛永久会址,已成为天津汽车产业的核心承载区。2025年1至8月,该区域三大整车厂产量达41.97万台,同比增长5.06%,占全市产量85.67%;整车产值486.70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市76.78%。

目前,区域内聚集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远程新能源等整车企业及超200家配套厂商,形成覆盖动力系统、电子电气、材料与服务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为区域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泰达汽车论坛始终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使命。未来论坛将继续紧扣产业新趋势,打造更开放、高效的智库平台,持续输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助力汽车强国建设。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