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比亚迪百亿研发投入拖累利润,转型阵痛如何破局?

本周汽车行业动态显示,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格局持续演变。大众集团计划采用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芯片及智能驾驶系统,而小鹏方面在技术路线上快速从第一代VLA平台转向第二代,据悉此举源于新一代平台取得重要突破。目前行业内坚持全栈自研技术路径的整车企业仍属少数。

赛力斯集团在香港市场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约140亿港元,获得投资者踊跃认购。不过上市首日股价表现不及发行价,反映出市场对其经营状况存在顾虑。该公司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利润水平有所提升,但同期汽车销量呈现下滑态势。面对当前挑战,赛力斯方面明确表示将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和布局机器人业务寻求突破。

在传统车企领域,比亚迪正式进军日本轻型汽车市场。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在国内严禁价格战、企业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的背景下,开拓国际市场具有战略意义。与此同时,吉利汽车以5.85亿元收购巴西雷诺工厂,以较小成本实现了海外产能布局。

国际市场上,特斯拉股东大会通过了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薪酬激励方案,总额高达1万亿美元,创下商业史上最高纪录。公司治理专家对此评价呈现两极分化。

比亚迪最新财报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49.8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23亿元,同比下滑32.60%。今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5662.66亿元,保持12.75%的同比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4.76%至4650.54亿元;销售与管理费用分别增长11.21%和23.04%,达到185.08亿元和152.68亿元。研发投入增幅最为显著,同比增加31.30%至437.48亿元,这一数额在A股上市公司中位居首位,相当于排名第二的中国建筑研发支出的两倍。成本增速超过收入增长,对企业盈利形成压力。

本季度比亚迪汽车交付量为111.4万辆,同比微降1.85%,创下近三年来季度销量增速新低。前三季度累计销售326.01万辆,同比增长18.64%。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比亚迪以427万辆的销量成绩跃居国内车企榜首,并进入全球前六大汽车制造商行列。公司已将原定500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调整为460万辆。

在高端化战略方面,方程豹、腾势和仰望三大品牌前九月销量表现各异,分别实现11.5万、11.6万和0.25万辆,同比变化幅度分别为增长279%、28%和下降62%。其中定位高端的仰望系列市场表现未达预期,腾势品牌近期进行了管理层调整。

海外市场拓展方面,第三季度出口23.3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46%。公司通过自建滚装船队提升运力,在土耳其、巴西及欧洲市场取得进展,巴西乘用车工厂已建成投产,并计划布局乌兹别克、匈牙利等市场。但从季度数据看,高端车型销量占比为5.9%,海外销售占比21.1%,较上季度均略有回落。

行业环境方面,国内汽车产业近期倡导"反内卷"政策导向。今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工信部相继发声,指出无序价格战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相关部门表示将加强对行业内卷式竞争的治理力度。

比亚迪以其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体系著称,公司负责人曾表示"除了轮胎和玻璃,什么都自己造"。这种模式使企业在成本控制和零部件议价方面具备优势。过去比亚迪曾多次发起价格竞争,并从中获益,但持续的价格战也导致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在当前政策环境下,企业难以继续沿用价格竞争策略。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