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针对2022年5月的汽车国内上险数据,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其社交平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
1、4月常规能源车同比下降49.7%,新能源同比增长57.7%,整体同比下降38.8%;
2、新能源上险占比已经达到26%,混动比纯电跑得更快;
3、同样新造车,2C和2B的两级分化更加明显;
4、部分企业公布的销售数字和上险数字差异挺大,有10%+。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发文截图
其中,被网友们热议的是后半部分,何小鹏指出,“同样新造车,2C和2B的两级分化更加明显”、“部分企业公布的销售数字和上险数字差异挺大,有10%+”。虽然此处并未指出“部分车企”具体所指,但也能结合4月新能源车企公布的官方数据,以及其具体上险量来看。
在疫情、供应链的双重挑战下,小鹏汽车4月逆势实现9002辆交付量,同比增长75%,超越蔚来4月交付量(5074辆),以及理想汽车(4167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新势力“黑马”的哪吒汽车,4月共交付8813辆,仅次于小鹏汽车。而零跑汽车4月交付9087辆,首次登顶新势力交付榜首,以85辆的交付差距超越小鹏汽车。此外,零跑汽车4月上险量为8233辆。
4月新能源车企上险量TOP15
据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4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04.3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1-4月份累计销量595.8万辆,同比下降11.9%。
在乘联会公布的前十五榜单中,除比亚迪之外的其余十四家车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并且只有广汽丰田和奇瑞的跌幅,保持在10%以内,剩余车企的跌幅均超过30%。
乘联会公布的前十五榜单(4月厂商零售销量)
而新能源阵营,从疫情反复到芯片供应短缺,再到物流运输受限、供应商停工停运,主流新势力品牌的整体形势同样不容乐观。
对于新势力品牌4月交付量的全线下滑,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是相对正常的”,他表示,“毕竟上海和东北的车企在3月生产已经受到一定影响,1季度末把库存基本清理了出去,厂家有效库存清零,产销品种结构严重失衡。4月18日以来的复工复产仍处于压力测试到正常生产的恢复过程,厂家批发偏低是正常的现象,但下降幅度的严重性还是超预期的。”
同时,崔东树表示,“我相信中国新能源车的韧性强,新势力品牌的零售环比下滑是暂时的”,并做出预测称,“5月新能源车产销环比4月将必然暴增”。
“何小鹏曾预言5月中国车市可能停摆”
此前,何小鹏曾表示:“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好消息是部分部委和主管部门正在尽全力协调,期望更多政府和主管部门们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另据人民网最新报道,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条件日益改善。全市9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复工4400多家,其中首批666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95%。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持续恢复、提高产能,龙头企业继续保持稳定生产。而对于该阶段的复产成果,还有待车企们5月份的销量数据给出答案。
新势力直销公布的销量肯定就是交付销量,传统车企中间还要经过4儿子,上险量和公布销量有差异很正常
不管他咋说,在我眼里买理想、蔚来、小鹏和特斯拉的人在我眼中多少有点,尤其是理想!买其他三家的人我多少还能理解,理想?那特么不纯纯智商税?
每个季度末,你看特屎拉的销量和上险量,那相差何止10%
看来新能源车两个数据相差10%就算挺大的了。传统车有相差几倍的……
新势力真好
不重要。好忽悠时代很快就过去。相信大家
小鹏卖死也卖不到这个程度吧
可是小鹏并没啥产品力啊
差异10%算啥啊,何小鹏太小心眼了吧,这也提。人法兰西战舰凡尔赛号销量4500,上险量1500都没人敢吭声。
10%很正常
车好不好不知道 这几个新势力创始人总感觉不讨喜
上汽大众还有50%的销量,上海封了一个多月了,说明上汽大众的库存不少啊
如果厂家车型多,很正常啊
小鹏的话基本上已经信誉破产,两次延期,简配,克扣车主权益,他一句话都不说
咱着有啥数据是真的….
部分车企是哪些车企呢,很快就知道谁在裸泳了
疫情下,各行各业都不好,后面销量会更好,就看谁重回第一了,我觉得小鹏更加有戏
其实也不算啥内涵,只是说明大环境下大家都不好,新势力本来就是新生的车企,肯定比较看重销量这些
你说的就是奇瑞啊!实际销量只有自己公布的数量的50%
蚂蚁叫的再凶,在大象看来依然是哑剧
不是说库存新高了吗?听这意思是疫情产能受限了,信哪个?
很多传统车企不止10%
别搞笑了,销量大于上险量是好事,说明正在上升期。
上险量看的话,比亚迪3月份4月份都是妥妥的全品牌冠军啊!
小鹏最近在疯狂裁员应届生,脉脉上刚毕业的学生哀嚎一片。这种缺少社会担当的企业还是闭嘴的好。
当初就是你自己玩的,销售好那时宣传销量增长多少,销量不好时就宣传交付量增长多少
五月份估计更惨
背景会变色吗 还是我眼睛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