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自动驾驶出行生态论坛近日在深圳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以“共建自动驾驶新生态 共创自动驾驶新价值”为主题,由车百会研究院与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自动驾驶生态构建展开深入交流。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炜,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引望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等嘉宾出席活动,会议由中汽中心首席专家方海峰主持。
在主题演讲环节,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提出了“汽车产业竞争力新三角”理论。他指出,除了传统的汽车制造和数字AI技术外,服务生态正成为汽车产业的第三大竞争力支柱。根据预测,到2028年,汽车服务业市场规模将突破8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汽车产业。他强调,智能化将成为汽车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方向,应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自动驾驶企业引领生态聚合、开展试点示范等举措,推动汽车智能化与服务智能化的协同发展。
在专题讨论环节,来自引望、科拓、万帮数字能源、途虎养车等企业的负责人就停车、充电、养车等具体应用场景展开对话。引望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表示:“全球自动驾驶产业正加速商业化进程,我国也在多个城市有序推进相关应用。”他预测,2026年将实现高速公路L3级别自动驾驶规模商用,2027年实现城区L4级别规模商用,2028年实现无人驾驶干线物流商用。为支持生态伙伴发展,引望将推出乾崑智驾生态开放平台,提供行业套件集成开发服务,并建立智驾生态OpenLab,为合作伙伴提供从开发测试到方案落地的全流程支持。

在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讨论中,来自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中国人保、支付宝、闪送等机构的代表就保险创新、支付服务、出行保障等议题进行探讨。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自动驾驶出行生态建设需要政策支持、标准制定、企业参与和用户认可的多方协同。论坛期间,《自动驾驶出行生态2025》研究报告正式发布,同时启动了产业生态共建行动。
该研究报告系统阐述了自动驾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停车领域将实现规范化管理,有效解决找车位难题,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充电行业将实现自动化运营,车辆可自主选择低价时段充电,未来还可作为移动储能单元参与电网调节;
车后服务领域将实现智能预约保养,基于驾驶数据提供个性化服务推荐;
地产物业领域将推动“车-空间-人”协同的智慧生态建设;
保险行业将依托自动驾驶数据创新风险评估模型;
地图服务将通过实时生成、端云协同等技术构建全场景智能驾驶体验。
本次论坛通过跨领域对话,为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随着《自动驾驶出行生态2025》研究报告的发布和共建行动的启动,产业各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自动驾驶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为智慧交通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