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京城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试点订单突破150万,即将开放服务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近日宣布,将在京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以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根据修订版的《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细则(试行)》,符合要求的企业可以在示范区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的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

在这一阶段,示范区将更加注重对自动驾驶企业服务能力的考核,主要关注车内安全风险、交通环境风险以及自动驾驶功能风险方面的解决方案。同时,监管层面将制定日常监管内容和应急预案,以保障车辆道路活动的有序开展。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成立于2021年4月,从那时起,先行区分阶段有序地推进场景开放。在2021年10月至11月期间,先行区率先开放了车内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无人化道路测试与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

今年3月,北京进入“车内无人”载人示范应用阶段。截至目前,已有116辆无人化测试车辆在示范区完成测试,总里程接近2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已累积订单量超过150万人次,用户好评率超过95%。

北京市自动驾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前两个阶段对无人化技术能力的验证,本次开放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更加注重企业的服务能力。”

在“车内无人”全流程管理方面,先行区有三项重点工作。首先,进一步加强对自动驾驶企业商业化服务能力的考核,包括对车辆安全运行和接管次数等方面的指标考核,并新增专家评审机制,对企业的应急能力和安全运营能力进行评审。其次,强化日常监管,要求参与企业在远程配备驾驶人,并对远程驾驶人及安全专员的职责做出更加严格的规范,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督。最后,建立严格的处罚机制,包括清零机制和退回机制,严格执行关键技术指标考核,以确保对企业的违规操作和违反要求等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罚。

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服务。同时,也将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为未来交通出行带来更多可能性。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