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在论坛中,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余凯表示:2025年智能驾驶技术是可以有性价比优势的,这样一个成熟技术会让人们在上海的高架桥、北京的环线场景做到基本全程无接管。
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余凯
余凯认为,自动驾驶向上会延伸发展出各种人机交互模式以及海量应用,而向下的底层支撑是操作系统和芯片。这一产业链条从下到上,差异性越来越高,研发成本则越来越低。
这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的观点不谋而合,当天苗圩也表示:我担心三年或五年以后我们会不会形成手机的这种局面,全世界的智能汽车都采用了一个开源的、开放的、全免费的操作系统,一旦这个生态形成,那就是丛林法则、赢者通吃。
底层的操作系统要和芯片做到软硬件结合
那么该如何打造行业都认可的统一的全新操作系统?余凯认为,底层的操作系统要和芯片做到软硬件结合。对此,他还举例PC时代Windows操作系统与Intel芯片的结合、人工智能计算时代英伟达CUDA模型和英伟达GPU芯片的结合。
余凯表示,汽车行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大概有四种模式,第一种模式简称为“Mobile模式”,已经过时了,该模式下从底层的架构到芯片的SOC到操作系统开发,到整个软硬件自动驾驶的系统开发,基本上跟整车开发是分离的,车企获得的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黑盒系统。第二种模式的封闭性有所降低,即底层软件、SOC芯片架构对于整车厂都是封闭的,但上层应用软件的开发是跟整车厂一起深度融合的。
智能驾驶领域需要更开放的合作模式
余凯建议,行业需要更开放的第三、第四种合作模式,而这两种模式也是地平线目前采取的模式。第三种模式是在芯片架构之上,把底层软件操作系统跟整车厂的开发流程打通,底层的很多资源在整车厂都可以随意调用。第四种模式则更加开放,是指芯片企业愿意把芯片架构授权支持有条件的整车厂。
地平线在过去三年里,每年推出一代智能驾驶芯片,并实现了规模化的商业落地。在过去不到24个月的时间里,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已突破200万片。余凯介绍:征程5拿下了一系列定点,包括上汽、红旗、理想、比亚迪等,并且首发于理想L8新车。地平线日前还正式定点了蔚来新品牌的一款新车型,并将与大众集团进行深入合作。
我也叫余凯,就是没那么厉害
这个好像前一阵看到过
已转发